2025年8月1日,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(国家标准委)发布公告,正式批准《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要求》(GB 26572-2025)。新国标将于2027年8月1日起全面实施,原推荐性标准GB/T 26572-2011 同时废止。这意味着中国RoHS管控体系从“自愿+目录”正式跨入“强制+全品类”的新阶段。 一、技术升级:限量加严、豁免收紧 限量物质由 6 项增至 10 项 镉限量维持 0.01% 不变。 豁免清单大幅“瘦身”: 检测方法统一化: 新标准强制规定检测需采用**GB/T 39560系列标准方法**(等同国际标准IEC 62321),替代原GB/T 26125方法。这一要求将显著提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跨机构一致性,避免因方法差异导致的合规争议。 分类管理精细化: 产品被分为I类(纳入达标管理目录)和II类(其他),实施差异化管理。同时删除冗余内容(如产品拆分示例),新增“环保使用期限”“达标管理目录”等术语定义,使标准执行更具操作性。 二、新标准为行业预留了关键缓冲期: 2026年1月1日:先行执行GB/T 26572-2011第1号修改单及SJ/T 11364-2024(新标识要求)。 2027年8月1日:GB 26572-2025强制实施,旧标准废止。 2028年9月1日前:允许2027年8月1日前生产或进口的产品继续销售(过渡期13个月),为企业消化库存提供窗口期。 三、企业应对指南:抢占绿色转型先机 1.供应链审查:立即要求供应商提供新增4种邻苯二甲酸酯的合规声明,重点排查塑料件、胶黏剂等高风险材料。 2.检测能力布局:依托具备GB/T 39560系列标准CMA/CNAS资质的实验室,开展原材料与成品检测。 3.标识系统升级:部署二维码等数字标识系统,确保产品信息可追溯,降低合规成本。 4.文档管理体系:完善检测报告、BOM表及符合性声明存档,应对市场监管。 GB 26572-2025的出台,不仅是技术门槛的提升,更是中国电器电子产业绿色转型的总动员令。两年内,谁能率先完成供应链再造、绿色设计升级,谁就能在2027年后的市场竞逐中占得先机。对于消费者而言,也意味着更安全、更环保、更可持续的数字生活正加速到来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