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往若干年,无论是在杂乱无章的管井下,亦或是在蛛网密布的杆塔上,如何快速准确找出目标光缆,一直是令通信人无比头痛的问题。直至光缆故障追踪仪的面世,全新的不损伤光缆的检测技术,结合强大便捷的应用功能,大大减少了光缆抢修维护的时间,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,逐步成为通信运维工作中不可或缺的“神兵利器”。在之前的文章中,我们已经简要介绍过光缆故障追踪仪的功能特点,今天我们要分享的,就是如何正确使用光缆故障追踪仪,使其效用价值最大化。 1. 光缆普查 光缆普查——仪表操作部分 将设备通过尾纤(注:绿头APC跳纤)连接到测试光缆上,并固定跳线,避免由跳线晃动干扰信号。 (1)、开机,选择“形变普查”进入光缆普查界面,如下图1:
图1 (2)、选择“线路设置”,如下图2: 图2 (3)、选择适当的距离范围与脉宽,选择获取,得出测试线路情况;确定好末端标杆(可以通过设备自动默认和手动放置标杆),设置好末端标杆后,选择“确定”,进入普查测试界面,如下图3: 图3 (4)、在测试光缆无外界干扰时,普查界面显示为一条水平直线,如下图4。 图4 (5)、仪表调试正常后,联系光缆位置的现场人员,对光缆进行对应操作(具体操作方式见2.1光缆操作部分);当发现目标光缆时,仪表会出现下图 5 的波形图,如外接发声器,则仪表会输出蜂鸣声。 图5 光缆普查——光缆操作部分普查的现场操作是——取井下一段接近圆弧弯曲的光缆AB,AB 之间光缆长约0.8~1.2m,如图6 所示。 开始普查时,光缆操作者握住光缆AB 之间,使光缆在位置1 与位置2 之间来回摆动(中间摆动过程时间约 1 秒),到达位置 1 和位置2 的时候再停顿约1 秒。位置1 与位置2 面角度为45°~90°即可。如此反复直到普查确认。 形变普查的现场操作是对光缆做宏观的弯曲动作,有别于敲击方式的普查操作,能有效避免声音串扰而造成使用者的误判,使判断更加清晰准确。如被查找光缆都盘绕在一起的时候,需想办法将光缆抽出,避免相互之间的活动干扰。 2. 故障追踪 准确定位故障光缆距离末端点(一般默认为光缆故障断点)以及距离仪表多少米,需要使用到追踪功能模块。 进入追踪界面 (1)、从主页进入,选择“故障追踪”, 如图7: 图7 进入追踪界面后需要进行选择“线路设置”,如图8: 图8 线路测试前选择适当的距离范围与脉冲宽度,再选择获取;测试结束后系统 会默认结束事件点为末端位置。确认线路设置位置后,选择“确定”。(如有特殊需求,例如无需测量整段光缆,可以人工改变末端位置)如图9: 图9 获取模板与追踪追踪的现场操作是——取井下一段接近圆弧弯曲的光缆AB,AB 之间光缆长约0.8~1.2m,如图10 所示。 图10 (1)、光缆操作者接到仪表操作者通知将要获取模板时,人员用手(或工具,不想下井的话)握住光缆AB 之间,使光缆固定在位置1 保持静止不动直到获取模板结束。仪表操作者在接到现场人员通知可以获取模板后,选择“模板获取”,如图11所示。 图11 (2)、当模板获取结束后,仪表操作者通知现场组已完成模板获取,则这时光缆操作者将井下光缆AB 弯曲到位置2(位置1与位置2面角度为45°~90°)后保持静止不动;现场组再通知仪表操作者可以开始追踪;仪表操作者人员选择“故障追踪”,最后得到如下图12 所示故障位置信息。追踪完毕,光缆操作者才可以放开光缆。 图12 至此,光缆故障追踪仪的基本使用方法已经介绍完毕。成都雄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不仅提供优质的故障追踪仪,还在此基础上研发出无线应用功能,实现单人完成光缆普查和故障追踪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