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当前经济与科技发展的浪潮下,AI 数据中心、工程机械及科学仪器领域呈现出独特的发展态势与机遇。 一、AI 数据中心:国产设备商的潜在契机 随着全球 AI 算力需求的迅猛增长,AI 数据中心对发电需求的提升极为显著。据 Gartner 预测,到 2027 年,仅运行 AI 优化服务器的电力需求将达 500 太瓦时 / 年,为 2023 年的 2.6 倍。在数据中心的供电方式中,燃气轮机发电凭借成本低与低污染的优势,成为全球数据中心的主供电选择,柴油机则常作为备用电源。然而,全球燃气轮机 / 柴油机发电机组市场主要由美国卡特彼勒(子公司索拉)、康明斯、MTU 等企业主导,这为国产设备商留下了较大的替代空间。伴随 AI 数据中心需求的持续扩张,中国设备商有望凭借自身优势,在这一供应链中分得一杯羹,逐步提升市场份额,实现产业升级与业务增长。 二、工程机械:内销与出口的不同机遇 1.内销市场:CME 预估 12 月挖机销量 18500 台,同比增长 11%,其中国内销量 9400 台,同比增长 23%。以此预测,2024 年中国挖掘机械市场需求约 20 万台,国内约 10 万台,同比增长 12%。2024 年挖机内销已呈现筑底向上的明确态势,预计 2025 年国内将延续周期向上,行业有望保持 10% 的增长。这得益于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推进以及相关政策的支持,为工程机械行业提供了稳定的国内市场需求。 2.出口市场:2024 年挖机出口虽全年销量有所下滑,但结构上中大挖占比提升,且下半年印尼等市场复苏明显。12 月出口 9100 台,同比增长 0.3%,增速虽降低但环比增长 6%,绝对值为下半年最高。展望 2025 年,中东、非洲、南美市场矿山与基建的高景气将带动需求持续扩张,出口增速有望回升至正增长。工程机械主机厂在海外市场份额仍有提升空间,尤其在欧洲市场逐步突破,预计头部主机厂 2025 年利润增速可达 20% - 30% +。这显示出工程机械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增强,通过拓展海外市场,有望实现更为可观的经济效益。 三、科学仪器:国产化进程加速 财政部 12 月就政府采购本国产品标准及政策征求意见,对本国产品给予 20% 的价格扣除,且明确 “本国产品” 需满足中国境内生产、境内生产组件成本达规定比例等条件。电子测量仪器产业链下游广泛,高校和科研院所占比约 25%,有望受益于该政策。目前国内电子测量仪器进口依赖度较高,2023 年进口金额约 40 亿美元,国产替代空间广阔。与以往政策不同,此次政策明确了受益对象,加之 1500 亿面向设备更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落地,技术领先的国产科学仪器厂商将在国产化与更新需求的双重推动下,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。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国产科学仪器的市场份额,也将推动国内科学仪器产业的技术创新与升级。 (恒立佳创是恒立集团在上海成立的一站式客户解决方案中心,旨在为客户提供恒立全球12个生产制造基地生产的液压元件、气动元件、导轨丝杆、密封件、电驱电控、精密铸件、无缝钢管、传动控制与系统集成等全系列产品的技术支持与销售服务。) |